本文内容:
高、中、低频率 20 - 40 Hz极低频,能达到这一段音域的乐器极少,而这一段音域的声音已无方向性,是音响器材最难表现的音域。40 - 80 Hz低频,提升了一个八度称为,(频率每增加或减少一倍时就是一个八度)。80 - 160 Hz中低频,再提升了一个八度。此频段是最容易产生房间驻波的频段。从160- 1280 Hz为止,横跨了三个八度(320 Hz、640 Hz、1280 Hz),这一段中频是所有乐器与 人声出现最频繁的频段,也是音乐的灵魂区域。1280 - 2560 Hz中高频,亦是提升了一个八度。大部份的二路分音音箱将分频点设在2500- 3000 Hz处,往上的频率交给高音单元负责(高频、极高频),而往下的频率则由另一个 中低单元负责,这是中高频以下的广大频段。2560 - 5120 Hz高频,到此为止,几乎所有乐器所能演奏的「基音」音高都截止了,我们 借助乐器的演奏来分辨高、低频段的方法也到此为止。5120 Hz以上所听到的都是乐器的「泛音」。基音给予固定的音高,而泛音则是乐器不同音 色的来源。在这极高频的泛音范围中,任何人都无法由乐器演奏的基音,去判知8000 Hz或 是16000 Hz(除非用信号产生器发生基音,但那已与音乐无关)。但是,5120 Hz以上的频 率却是造成「声音水润」、「弦乐有感情」、「冰凉感十足」等等形容词主因,所谓「不够通透」、「不够水润」、「还原度不足」等来描述音乐时,它所代表的就是「极高频不足」。这就是我为甚么提倡发烧友朋友们多增加上一对超高音单元的原因,它也是音响 「贵气、高冷」所不能或少的要素之一。这一段文字里所提及的一些聆听音乐时的技术词语,不 也是不可或缺的吗? 若要记住音阶与频率的数字关系,最简单的办法是以中央 A音为准(即La音),中央 A音是 440 Hz。 往下一个八度的 A音就是 220 Hz,再往下就是110 Hz。而往上则是 880 Hz、 1760等等十分好记。这也就是一个音响评论员,往往很容易就能指出某种乐器大概是演奏几Hz音高的原因 。 各类不同的音场 当一个纸盆扬声器接受了从功放传过来的信号后,纸盆就会作出前后的摇动,当纸盆向前推进时,纸盆撞击到它前面的空气分子,在纸盆前面的空气就会增加压力,这些分子就会继续向前推进,碰撞它们前面的空气分子,造成轻微的高气压。当纸盆向后退时,纸盆前面的空气分子就会产生轻微的真空,然后这些分子会跟着纸盆的后退,造成这里的空气有轻微的压力减少。但我们不要忘记,空气是有弹力的,但在纸盆前面的空气是刚刚被纸盆的动作摇动,不能达到空气本身的弹力,这时我们便要看这频率的波长,声音是要直到离开纸盆的距离有2.5倍波长时,这些空气才发挥出造成声音的弹力。例如一个100Hz的频率,它的波长是3.44米,所以声音要离开纸盆2.5×3.44米=8.6米之外,才是真正的这个100Hz的声音。如果用100Hz来算,离开纸盆的距离还没达到8.6米就为100Hz的近音场,而超过8.6米才是100Hz的远音场。为什么我们要了解远近音场呢?很多时候在一队乐队中的电贝司手,他往往都不了解近音场的效果,而在他的电贝司音箱上,有一个均衡旋钮就是写着贝司(Bass),正是这乐手的称号。电贝司手通常会站在离开电贝司音箱不远的地方做演奏,如果他站在近音场时,有时会觉得低音不足,就会把这Bass的均衡旋钮尽量调大,但听众在他们的位置就会听得到很强烈的低音,很多时候造成不好的效果。这些强烈的低音也会跑进歌手的话筒,如果调音师因为觉得歌手的声音不足够时,就会把歌手这一路的声音提高,但也同时把电贝司的低音量也提高了,调音就遇上了困难。电贝司的最低E弦是41Hz,但因为拾音器是放在弦的末段,所以41hz第一个泛音82Hz才是主要的电贝司低频率,82Hz的波长是4.2米(344m/s 除以82/s=4.195m),所以差不多要离开电贝司音箱10米左右才是这82Hz的远音场,而因为电贝司手不会站到离开他的音箱这么远的距离时,他听到的声音只是近音场,而不是听众所听得到的声音。所以我们当说到扬声器的远近音场时,最主要是注意到频率及它的波长,而不是单纯看离开音箱多远就是等于远或近音场,最主要就是记得我们当欣赏音乐时,是要在远音场的位置,而不是在近音场的位置。 音场 当扬声器在一个房间内发出声音,听众可以听到直接从扬声器传过来的声音,这就是直接音场(indirectfield),但也可以听到从墙、天花板及地板所反射过来的声音,这就叫做反射音场(reverberantfield)。听众听到越多的直接音场的声音,反射音场的声音就越小时,这声音就越好,因为直接音场的声音是可以控制的,但反射音场的声音是不能控制的,只会把直接育场发出来的声音加上喧染,把原本声音的解析度减低,所以坐得离音箱比较近的听众就会感觉到好一点的音响效果,而坐在后面的听众很可能是他们听到的反射音场声音比直接音场声音更大,音响效果便会比较差及解析度降低。有时候一队乐队在台上演出时,因为他们没有监听音箱,而两旁的主音箱是放在靠近台口的位置,乐队及歌手所听到的声音完全没有从直接音场放过来的,他们站立的位置就叫做不直接音场,声音效果当然不会好,这也会影响到乐队的表演水平,令观众听到不太好的演出声音。 界面干扰 当我们选择放置音箱的位置时,很重要的一环是要注意到音箱所发出来的声音是会受到它旁边的界面影响而造成干扰。例如放在台口两旁的主音箱,它们的低音纸盆离开地面及旁边的墙壁如果是大约在1米的时候,一个4米波长的音频就会受到这两个界面的干扰。一个4米波长的频率是86Hz(344m/s ÷4m= 86Hz),当86HZ的声音从音箱放出来时,大的空气压力在1/4周内刚巧碰到地面及墙壁,再过l/4周就反射回到音箱的纸盆面前,但这个时候刚巧纸盆要后退,原来从地面及墙壁反射过来的大空气压力就会被纸盆后退的动作抵消很多,造成失去了很重要的低音。如果遇到这个情况,就应该把音箱向台后退0.5-1米,让音箱所发出来的声音不能直接射到地面上,而如果可以把音箱移到靠近两边的墙壁时,更可利用墙壁的反射制做出更大的音量。80-100Hz这段频率是很重要的,它是我们肺部空间的共鸣点,也是低音鼓的共鸣频率,如果是因为不了解界面干扰而摆错了音箱放置的位置,实在是很不值得的。 高、低音效果 我们很难指定某一频率以上为高音或某频率以下为低音,我们常常说人的听觉是从20Hz-20KHz,但20kHz的频率是很少人能够听到的,通常只有20岁以下的青年人,他们的耳朵没有受到任何的损坏时才可以听得到。如果做听觉测验,最高的测听频率只是8kHz。当声音传出去时,高频率是比低频率衰减快得多,如果用500Hz跟5000Hz做比较时,当声音跑了100米后,5000Hz的‘频率比起500Hz的音量会衰减30-35dB的。(请参看图①)比起低频率,高频率声音是比较有方向性的。高频率的声音从单元跑了出来后,如果受到物体的阻挡,高音就不能再传过去,这个是跟低频率有很大的不同,因为高频率的波长是比较短,受到物体阻挡之后不会转弯,但低频率的波长是比较长,所以很多时候就算有物体在前面阻挡,低频率也可以转弯过去。例如有些专业音箱的设计是把一个高音号角放在它的低音单元前面,但对这个低音单元所发出来的低频率,它根本就看不到前面是有什么东西阻挡声音似的,所以低频率可以照样传过去。 从我们的听觉上来说,我们是需要听到高频率的声音来辨别各类不同的声音,但如果单纯是讲人的谈话声时,我们只需要听到4kHz及以下的频率,就能马上辨别是什么人在说话。例如电话的声音传送,高频只达到4kHz,所以有时候当一个很久都没有和你谈话的人,当他打电话给你时,只要说:“喂!”,你就马上便可以鉴别他是你很久都没有谈过话的朋友的声音。我们听高频也有方向性,即是我们能够辨别高频声音来源的方向。因为高频的声音传到我们两个耳朵时,已经有了很细微的时间差,所以它们来到耳朵的时候有不同的相位改变,我们就借着这改变了的相位可以鉴定。 (本文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 --------------------------------- |